Tuesday, July 15, 2008

練習腹部呼吸

智中法師最近寫給快樂學苑的同學們參考的吐納方法:

有一練習腹部呼吸以防止自律神經失調,進而調整身心之方法,與我教的靜坐觀腹部起伏有異曲同工之效。簡述如下:

容易緊張、焦慮的人,更可能因慢性壓力累積,在特別忙碌時出現自律神經失調,包括常胸悶、心悸、頭痛、失眠等。想要避免自律神經失調或緩解緊張情緒,多練習腹部呼吸有很大的幫助。

面對壓力時,體內交感神經較活躍,這時手指溫度下降、皮膚導電度增加、呼吸變成每分鐘1920次。壓力解除後,副交感神經會較活躍,手指溫度回升、皮膚導電度降低、呼吸頻率每分鐘約812次。自律神經失調的人,會在壓力事件解除後,所有生理反應都仍處於緊張狀態,像是手指依然冰冷、呼吸仍急促,甚至有更糟的情況。

現代人生活步調太快,很多人「忘了」放鬆,長久處於壓力下,變成慢性壓力,只要有新壓力出現,就會煩燥、焦慮,久了自律神經可能失調。想知道是否自律神經失調,可在壓力解除後,摸手指看是不是冰冷、還會不會覺得吸不到氧氣,會就表示應學習放鬆技巧。或到醫院以「生理回餽儀」,由測手指溫度、呼吸頻率等生理數值變化,判定是否有自律神經失調情況。

在我們的身體裏面,壓力的產生有它的生理學上的基礎,舉個例子我們的自律神經系統裏面有兩大部分,一部分是所謂的交感神經系統,那另外一部分就叫做副交感神經系統,就好像我們電極所謂的陰陽兩極一樣。那交感神經系統就是所謂的壓力反應的一個系統。當我們遇到一些威脅的時候,這個交感神經系統就會啟動,然後讓我們可以去應戰或者是準備逃跑;當這些威脅消除之後,這個交感神經系統就會安靜下來, 然後我們會休養生息儲備能量。另外一個副交感神經系統,其實是活化的時候可以補充我們的一些能量。當這兩個神經,交感神經系統跟副交感神經系統不平衡的時候,那可能會造成所謂的自律神經失調。自律神經失調會造成嚴重的心理疾病,也就是包括所謂的失眠症、憂鬱症、焦慮症或者恐慌症等等。憂鬱症、恐慌症、強迫症、或創傷後壓力症候群這些疾病,不僅僅是交感神經系統過度活化,而且是副交感神經系統的功能不彰所導致的。

所以如果說我們能夠利用腹部呼吸,來活化我們的副交感神經系統,讓自律神經不會失調,那對這些精神疾病的恢復會有很大幫助。那腹部呼吸有什麼功效呢?要怎麼做呢?其實腹部呼吸是用肚臍以下所謂的丹田的部位來呼吸,那這個呼吸如此能夠有效的調整我們呼吸的頻率,讓原先一個又短又急的胸部呼吸變成均勻細長的腹部呼吸,如此可以讓我們全身得到充分的氧氣,而且也可以借著橫隔膜上下起伏,來按摩我們的內臟,來刺激副交感神經系統。

如果再配合靜坐、冥想、正面思考,可以讓焦躁憂鬱的情緒得到緩解,很重要的就是說我們每天要早晚各做一次,越來越純熟的時候,對我們預期性的焦慮或者是一些抗壓性都會有幫助的。

訓練腹部呼吸具體的方法是,初開始時有一點強迫性的深深吸一口氣至下丹田,小腹要鼓起,腰要略為向前挺,憋氣1秒同時提肛、咽口水。再吐氣收回肚子至吐盡為止。等到練習久了,心比較專注穩定時,可以不必太強迫用力,而只要關照腹部的起伏即可。久而久之呼吸的時間變長,速度變長,身心都會改善,長久練習會發面對壓力時,身體不再那麼不舒服。

不過初學者要視個人情況少量多次(一次15分鐘上下即可),慢慢再增加時間。

希望您能每天試試,尤其是早上起床時,如此開始一天是很好的!